吴文星 1979年生于上海。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系研究生。现工作生活于上海。2005年策划惊蛰之约中国新锐艺术家联展。2006年策划海上、学院文化——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当代艺术大展。2006年策划中国笔墨国际水墨展。2007年策划Made in ShangHai——六漆零艺术家当代艺术展。吴文星的艺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现代艺术的出现、流行、盛行於西方。到今天当代艺术的出现,盛行於中国;从印象派之后,波洛克到波普艺术而至於今天上海也出现了涂鸦艺术於街头。联系几百年来古典艺术缓慢发展的历史,可以看到,工业革命、科技进步是推动艺术变幻莫测的动力。照相机的出现更把写实艺术逼到了墙角。摹仿自然受到轻视,非自然的艺术,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。从古典艺术到今天的前卫艺术,它们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印象主义之前的艺术是一种为观众服务的艺术,它给观众提供欣赏大自然的机会,满足人们留下自己肖像的愿望,提供人们渴望欣赏的各种艺术美,画家的任务就是为社会服务。而当代的前卫艺术,更多的是满足艺术家自己的创造欲望,没有规律可寻。玩弄概念,标新立异是前卫的共性。观众只能惊讶、困惑、不解、茫然而感到失落、无知、自卑,对艺术家的高深莫测予以敬而远之。我们可以理解,年轻人是最接近这种艺术的群体。他们在现代眼花缭乱的物质环境中,与电脑、手机、数码形影不离的生活里,决不可能再孤灯夜读,十年磨一剑地去重复前人从事艺术那样苦苦修行了。这就是时代赐给他们的一种优越。当代的艺术青年,头脑灵活,思维敏捷,大胆而且勇於进取。吴文星便是这样的人。吴文星是科班出身,经过系统艺术训练,对艺术有自己的见解,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世界上出现过的各种艺术现象,也能够巧妙地利用各种艺术元素创造新颖而独特的新作品。对生活的观察,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记录,能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加以表达。他的近作最近曾公开展出,是一组街头墙面的摄影组合。我们常常会对那些自然形成的旧痕迹、污迹所产生的天趣感兴趣,也会对那些复杂的色彩变化欣羡不已,如果把这种效果用画笔硬搬到画面上又觉得太生硬、太空洞、天趣尽失,很难利用。这种效果古人早就注意到了,就是所谓屋漏痕、锥划沙之类。吴文星利用摄影把拍摄到的效果一方方地拼接起来,就形成了一幅十分有味道的画面,色块有变化又很沉着,给人以稳定宁静的印象。细看画面会发现色块中蕴藏有数字符号,颜料流淌的各种痕迹,原来这是一幅幅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控诉书。那些墙上乱贴乱涂的黑广告被一把刷子的涂料所覆盖,黑色数字又顽强地钻了出来,又被重新刷掉,还是钻出来。这场保卫城市环境的战斗把墙面糟蹋得不成样子,而吴文星则是这场战斗的目击者,他用艺术的手法告诉大家,黑广告可恶,而这样消灭黑广告也不是办法,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?这就是他创作当代艺术而又不同於那些乌七八糟,欺世盗名的所谓“当代”。